因为他们不知道对方是否还向着朝廷,向着秦家。
可现在看来,对方在没得到朝廷允许的情况下,竟也开始募兵,这行为可不像是是个忠臣能将会干的事。
所以,对方许是也有了要在未来的乱世之中,谋得一席之地的想法。
“殿下,会不会是朝廷与漠北军合谋,有意放出的假消息?”营下的谋士问道。
湖广王手下谋士衆多,叫他做事也更有底气。
另一位谋士也道:“江朔野此人谁都没接触过,但他麾下确实有秦家军旧部,便是他想要反朝廷,那些将士也不见得会答应。”
湖广王想与对方合作的心顿时冷静下来。
“不若先叫人去探探口风?”又一人道,“秦家军旧部那都是八千年的事了,说不定那些将士如今都已经不在军中,或也没了心气,那漠北军便还是江朔野的一言堂。”
当即又有人反驳。
一衆谋士你一言我一语,有的激进,有的保守,有的如泥鳅般中庸和稀泥。
谋士多的好处和坏处便都在这了,百里岳已经习惯了这般场面,但每每也还是觉得头疼。
亏得他是个有主见的藩王,否则真要被这些谋士逼出选择恐惧症来。
“好了。”他开口,殿中便当即安静下来。
“先派人去探探口风。”百里岳道,“不过便是江朔野答应与我们合作,也不能轻信,需得再联系一下京中世家。”
“殿下可是要通过他们的渠道联系鞑靼?”
“嗯。”百里岳颔首,叫来手下,亲自写了几封信後交给对方,让他找人百里加急送去京城。
谋士们见他已经有了决断,便也不吵了,纷纷躬身作揖,口称“殿下英明”。
此前秦景召夫妻俩死在鞑靼的陷阱之中,一是因为秦家军内部出了奸细,二是因为京中世家,联合英宗一起设了那个局。
一个针对秦家军的必死之局。
而这个局中最重要的一环,便是鞑靼军队。
虽然衆人都没有证据,但当时与鞑靼军队互通有无的,便是在秦家军中安插了重要暗探的陆家,以及当时便能来往境外做生意的邱家。
自然,除此之外还有在宫里弄权的萧家和英宗。
眼下新的局面正在酝酿,这大宁大部分的势力,都在准备围剿秦枭。
“殿下,咱们也不能把目光都放在宁王身上,多少要再防备些其他藩王。”一谋士道。
他们只是临时联盟,待到秦枭下马,属于他们这些藩王的争斗才算是真正开始。
到时候谁占得先机,谁拳头够硬,谁便能走上那至高之位。
因此,说不得在这期间,就会有人暗暗搞一些小动作。
又一位谋士道:“其实我倒觉得那些藩王们不足为惧,反倒是京中那位楚太傅,才该注意些。”
此言一出,衆人都静下来。
那位神明的威名他们可都听说过,能呼风唤雨窥测天象,还能凭空变出粮食拯救河西郡和南疆于危难,还有那些冰块丶烟花等等新奇的玩意儿,谁都不知道对方手里还有多少东西。
“这些事都是传言罢了。”一谋士语带不屑道,“谁人曾亲眼见过?”
“是啊。”另一人也道,“便是那漠北军的江朔野,不也说自己得了仙人指点吗?咱们亦可以称咱们殿下是得了仙人引路。。。。。。”
此人说着,忽然一顿。
其馀人也都像是忽然想到了什麽,齐齐看向百里岳。
百里岳眸中闪过暗芒。
是啊。
那楚太傅的本事他是见识过的,但对方也不过是能弄出些神奇玩意儿,又比常人多些奇异的本事罢了。
传言说他能凭空变出粮食,呼风唤雨,百里岳却没亲眼见过,说不定就都是夸大其词。
不过这“神明”的名号确实很有用,这不就连他的谋士们,也都有因此而忌惮的吗?
所以若是有“神明”发话,要他百里岳当皇帝,那他再发动战争,岂不是名正言顺?
此前也有君权神授的“神迹”,但那都是每一任皇帝登基的时候,刻意弄出来的一些玄而又玄的名头,叫衆人知道自己名正言顺。
倒还未有藩王封地上出现神迹的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