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紫夜小说>国营厂工人日常[年代 > 210 又搬家(第2页)

210 又搬家(第2页)

“我们两个单位附近的小院贵太多了,我们打算留着钱做别的。”

小院里只有他们几个发小和发小家属,丁学文就没卖关子。

“知秋打算办离职,出来自己开个旅行社。”

啥?

其他人瞬间停下动作,许成才有些不确定,“办离职还是停薪留职?”

“我俩商量过了,她办离职创业,我工作照旧,算是给家里留个保障。”

既然已经是两口子都商量好了的,他们作为发小,这时候当然是只有支持的份儿。

再说,他们这创业也不算是一时心血来潮,都干好几年导游了,早摸到了门道,自己创业说不定能干出番大事业来。

叶知秋谦虚地摆摆手,“没想着干大事业。我这人不太乐意留在单位里,那总不能不工作吧?我想着,那就剩离职下海经商这条路了。”

“我们是恢复高考後的第一届大学生,工作要服从分配,不像现在的大学生,毕业了可以自己选择去分配的单位还是去外企丶去创业。”叶知秋道:“高考恢复了十年,各行各业的人才也慢慢补了上来,现在国家鼓励干部下海经商,我这也算是响应国家号召了。”

当然也有点别的原因。她在单位里的发展没达到预期,继续留单位里,用领导的话说,她还得再磨练几年。

可她觉得,不如换条道,说不定就把自己给“磨练”出来了。

关月荷冲她竖大拇指,“早点开始早点占优势,真佩服你们这些有想法有冲劲儿的。”

许成才很赞同她的话,“这早点开始,就早点比别人挣钱。”

他丈母娘就是做个体户最早的那批人,除了严打那年受点影响,挣到的钱是一年比一年多。等其他人反应过来也要开裁缝店分一杯羹时,丈母娘那家裁缝店已经打出口碑,留住了一批稳定的客人。

“说句实在话,要不是我俩对厂子感情深,厂子开的工资也不低,我俩说不定也去开个裁缝铺了。”许成才感慨道:“你们看看胡同里的瓜子王,人家胆子大,就早早发了财。”

好家夥,那麽大个四合院住着丶小轿车开着,家底不知道多厚呢。

“不过,他们肯定也走了别的捷径,你们别学。咱们普通人,还是得踏踏实实挣钱。”

关月荷点点头,等了一会儿,没等到下文,拍了下许成才,“啥捷径?我咋不知道?”

“我也不知道。”林思甜也瞪大了双眼,怎麽,她们错过了发大财的机会了?

“。。。。。。我以为你知道!”许成才很是无语,“你和瓜子王家以前住一条胡同里,这麽大的八卦消息你居然不知道?!”

思甜不知道就算了,毕竟结婚後的几年工作忙,没法常回银杏胡同。

“大家都猜,瓜子王家跟着炒君子兰,赚了不少。不然,单靠他们自己卖炒瓜子和开杂货铺,那得什麽时候才能买到东城区那边的大四合院?”

关月荷了然地哦了声,原来是这事儿啊?!炒君子兰最火热的就数八四年那时候了,当时胡同里的大爷大妈拿着报纸研究,她觉得这事儿不靠谱,半点没掺和。

她家里几个长辈心痒,但不敢掺和。毕竟家里吃公家饭的好几个,万一这事儿不合法,他们被抓了,影响到孩子,到时候哭都没处哭去。

许成才继续道:“听说有人转手卖出去挣一两百,还有人挣一两千,八四年炒得最厉害的时候,挣一两万的都有。”

“有人见过瓜子王两口子跟人收君子兰,就猜他们肯定挣到大钱了。”

说完,许成才又道:“这种事情就是搞投机,咱们没那麽大本事,还是脚踏实地挣钱的好。”

道理确实是这麽个道理。

关月荷斜了他一眼,“那你眼红啥?”

“这麽大好事砸脑袋上,我眼红多正常。”要是有得选,谁不想住大四合院丶开小轿车?

“说得也是。”关月荷叹气,“咱们怎麽就没想着掺和一把呢?”

其他人忍不住跟着叹气。

陈立中叹得最厉害,“我家亲戚当时喊我一起干来着,当时厂里忙着突破一项技术,没时间,错过了。”

叹气了几秒,不知道谁先开始噗嗤笑,其他人也笑了起来。

“愣着干啥呢?还有什麽没收拾完的?”江桂英过来一看,几个孩子都围在杂物间外头的狗窝旁,八个大人或叉腰丶或看天看地傻站着。

真让人看不明白。

江桂英又催了一遍,“赶紧地收拾,我去和老明说一声,可以送菜过来了。”

说到吃饭,那大家可就积极了,手上的动作都快了起来。

等家里其他人陆续到齐,新家的第一顿饭就这麽开始了。

关月荷带叶知秋去拿酒时,可把叶知秋给震惊到了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