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紫夜小说>奋进的素材 > 第4章 初到济南(第2页)

第4章 初到济南(第2页)

济南的沙土路面和成都的粘土路截然不同,踩上去沙沙作响,走起来不粘脚。

连气候都透着差异,成都的夏天闷得人浑身粘,而济南虽然太阳底下酷热难耐,可一躲进阴影里就立马凉快下来,干爽得很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巷口是段约一百米长的坑洼路,地面铺着类似矿石或钢渣的东西,高低不平。

谢维康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家具厂门口,仔细打量起这个新建的厂子。

厂子大门朝西,两侧立着两根贴满棕红色瓷砖的方形柱子,其中一根柱子上用金黄色的行楷写着“泉鑫家具厂”五个大字,苍劲有力。

进门后是个宽敞的院子,地面用混凝土硬化过。

院子西侧的中型厂房里,几个工人正在砌砖,手里的瓦刀“叮叮当当”响,像是要把厂房隔成两半。

北侧靠大门的位置是一间办公室,里面有一个货架和一套沙,还有几把崭新的柏木椅子,还有一台老式电视机孤零零地放在墙角,正播放着热闹的综艺节目,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什么陈设了。

办公室旁边是一排联排房,看着像是员工寝室。

中间那个房间门外搭着一个简易洗手台,此时有两个年轻女子正有说有笑地洗着衣服,水声和笑声混在一起,格外热闹。

联排房子的尽头是一个卫生间。

谢维康进去方便时,现左侧是一排没有遮挡的喷头,应该是员工浴室。

直走进去,左边是四个蹲坑,右边是一个开放式的尿槽,设施简单却还算干净。

院子东侧是个较小的车间,隔出的小房间门口围着水管在喷水,水雾缭绕的,极像个水帘洞。

门口挂着块白底黑字的金属牌子,写着“喷漆房”。

三个小伙子正扛着类似汽油桶的东西往里搬,动作麻利得很。

南侧是最大的车间,也是家具厂的核心区域。

走进车间,靠墙两边摆着裁板机、刨木机、台钻等各种设备,有些是他跟着父亲做木工时见过的,有些却长得稀奇古怪,连名字都叫不上来。

东南角还有个锁着的小厂房,和喷漆房所在的小车间之间留着约两米宽的缝隙,那里装着一个电源箱和一台大型空气压缩机,几根粗大气管从压缩机接出来,通向各个车间。

摸清厂子的大致情况后,谢维康走出车间,在院子里找了张没人的圆桌,抽出叠在一起的塑料凳坐下。

他掏出兜里的文曲星,打开玩起了《推土机》,一边玩一边安心等着开饭。

随着时间推移,桌边陆续坐下了六个人,一口一个地道的济南话,聊的都是家长里短,估计是老板的亲友。

再后来,又来了三个年轻小伙子。

谢维康仔细一听他们的口音,和其他六人截然不同。

这口音让他心里猛地一跳,瞬间激动了起来。

他抬起头,看向这三人。

他们身材都瘦瘦的,年龄也不大,二十出头的样子,正是刚才在喷漆房里搬东西的那三位。

他又侧耳听了听,没错,绝对没错!这正是客家话,而且是成都本地的客家话口音,成都的客家人都管自己的语言叫“土广东话”,是他从小讲到大的乡音。

他按捺住心里的激动,用客家话试探着问道:“请问三位是哪里的?”

三人同时停下交流,惊讶地看向他,其中一人反问道:“咦?你也会讲客家话?我们是石板滩的,你呢?”

乡音在异乡的耳边响起,那份亲切感瞬间涌上心头。

千里之外偶遇家乡人,谢维康顿时觉得像是找到了靠山,激动地说道:“我是龙潭寺的!没想到在几千里外的山东,能遇到这么近的老乡,真是太好了!”

石板滩和龙潭寺相邻,田挨田、土接土,彼此之间熟得不能再熟。

三人听到“龙潭寺”这三个字,脸上的惊讶更浓了。

离谢维康最近的小伙子率先开口道:“你也是来这个厂里工作的吗?这两天咋没见过你呢?”

谢维康挠了挠头,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说道:“不是不是,我才到济南,还没找到工作哩。就是路过这里,想着……想着蹭顿午饭吃。”

小伙意味深长地笑了笑,拍了拍他的肩膀道:“哦……明白,明白。”

那表情,分明是看破不说破。

“哥,你们知道这厂还招人不?”谢维康赶紧抓住机会追问,眼里满是期盼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