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讶之后,则是困惑。
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故事谱写成乐曲,自是欢喜的。前提是,他们要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,但是他们的故事能随便告诉别人吗?
尽管他们的故事,足够写成一本百万字的长篇小说,然而故事本身却涉及他们此生的最大秘密——他们是重生者,兼穿越者。
他们不能把这些故事告诉别人。
“司师兄的这份好意我们倒是愿意心领,只是我夫妻俩这辈子都是这么平平淡淡过来的,说实话也讲不出什么刻骨铭心的故事,怕是要让师兄失望……”
就在孟初染连忙推诿的时候,姜墨却是认真地说道:“既然师兄这般诚恳,那么我便以我夫妇俩为主角,给师兄讲个‘转世续缘’的故事如何?”
“啊?”
司徵羽和孟初染皆是目瞪口呆。
虽说二者感到惊讶的理由都不相同,但都是因为“转世续缘”这个词太玄乎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惊蛰仙宗道蕴灵宝乃是轮回镜,司掌万物轮回之真理。虽说“轮回转世”并未被修仙界证实,但惊蛰仙宗的修士,大多都愿意相信轮回转世的存在。
司徵羽现在听到“转世续缘”的说法,就下意识地脑补,姜墨和孟初染是什么夙世情缘,历经轮回几世的悲欢离合,才总算走到一起……
如果这俩真的记得前世记忆,不就能证实“轮回转世”真的存在了吗?
这是必然会震惊整个修仙界的大事件啊!
我只是想写歌……
好在姜墨所讲的故事,既没有给出转世轮回的实证,也没有暴露出他和孟初染之间最大的秘密。他所讲述的,是他们完美结丹时,在轮回镜里所看见的“前世今生”。
在轮回镜中,他们彼此间拥有着“转世必定重逢”的祝福,却又有着“结局注定悲惨”的诅咒。
这两种因素,构成了必要的故事性。
不论是“夜深要找的星星”,还是“难还的一世平安”,以及各种不断重演的前世今生,都在不断阐释着“重逢与结束”的命题……
不管历经多少次的轮回,我们都将相遇;不管多少艰难险阻,我们都将相守相知。
这便是故事本身想要传达的奇迹!
……
司徵羽听完故事后,带着若有所思的表情离去,临走前他还保证短则一月,长则半年他就会以这个故事为主题,把歌曲作完。
虽说这并非故事的全部,但姜墨和孟初染都对此表示了期待。
司徵羽想借助旁人故事谱曲作词的想法,实际上也从侧面证实,先前孟初染在吵架时提到的说法并非空穴来……
何谓真正的修行?
陆见铭以他的方式守护他想守护的事物,是为修行;司徵羽借助他人的故事充实自身对于情绪真谛的理解,亦可以看作是场修行……
甚至说,正在历经仙门考验的柳星原和刘廉,也同样是在修行。
那么一味地闭关苦修是不是修行?
估计也是算的。
毕竟近前就有寒露峰座何不言这样的人物,是靠着“苦修”凝结元婴。
问题在于,何不言的苦修能够成功的前提,是他能够始终保持着“向道心”,这里的向道心,是指他对于“人族炼气法”始终如一的信任。
现在,姜墨和孟初染都已然是走的“妖族路数”,那么闭关苦修真的还有用吗?
就这个问题,姜墨在找妖神天心谈论狐狸化形的事情时,也顺带着问了她的意见。
妖神天心对此表示:
妖族将修为提升至第三境界后,若是继续闭关苦修,确实容易收效甚微。
碍于某种天道规则,不论是人族还是妖族,在修行到相应境界后,都会触碰到“自身修为所能够达到的极限”,往后若想继续提升就必须借助天象之力。
不管是“妖族的天象修行法”,还是如今人族使用的“缝合的修行法门”。
都在顺应这种天道规则。
妖神天心之所以看不懂人族炼气法,就是因为完整的人族炼气法,能打破这层天道桎梏。
现在姜墨和孟初染,既然已经彻底与妖族气运绑定,那么最适合他们的修行途径,就是在“天象法则”的层面,继续精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