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了这条街,隔着几条巷子,就是皇城边上最热闹的长宁街。
老妇走得很慢。
她似乎并未打算去找小池子驾车代步。
街上陆陆续续有行人往来,赵青不远不近的跟着,也不能在大街上明着动手。
好在,快要行至街尾,老妇没走长宁街方向,而是拐进了一条小巷。
这条巷子,一侧是长围墙,另一侧则是另一大户人家的后门。
后门附近,挨着对面墙壁堆着一些柴草之类的杂物。
巷子里很安静。
老妇走在前面,待她行过那道后门,赵青一个箭步上前。
她强行克制杀意,手在半空才强行收了力道,只是将人打晕。
另一边,虞瑾跟随宣恒进了府衙。
宣恒将她带到瞿承安日常办差的屋子,瞿承安的确刚来不久,给自己泡了一壶茶。
“大人。”宣恒拱手作揖。
“哎呀,是小宣大人。”
瞿承安是个身材偏瘦的中年人,眼睛小,精光四射,与虞瑾想象中忠厚老实的样子恰恰相反。
他没有丝毫架子的招呼:“今年的新茶,一起尝……”
话到一半,注意到跟着进来的虞瑾。
虞瑾欠身行礼。
宣恒很会来事儿,主动代为解释了她的来意。
瞿承安对妻子娘家那边来信的说法不怎么信,却未显露,只自然对虞瑾伸出手。
虞瑾道:“我那亲戚下午便要返程,大人若是得空,还请写封回信给他一并带回,否则他不好交代。”
一边说,她一边做出掏信的动作。
很慢。
宣恒眸光微闪,主动避嫌:“那下官就先办差去了,大人您忙。”
再次作揖后,他便径自离去。
走到院里,脚步不易察觉的微微一顿,后又继续大步离开。
直到他走出院子,瞿承安还是笑眯眯的模样:“本官岳家回回来信都是走的朝廷驿站,这次难道是家中出了急事?竟会托人……”
“说送信只是托词,为了顺利拜见员外郎大人。”虞瑾不理他的试探,掏出信封和印章奉上:“我有一事相求,借用了故人在您这里的一份人情,时隔多年,不知瞿大人您还认是不认?”
见到印章,瞿承安笑容瞬时一敛。
下一刻,他飞快一把抢过。
又拆开信封查看。
确认字迹也无误,他表情忽的慎重起来,又开始上下打量虞瑾:“救命之恩,岂能轻易忘怀?只是我那恩人远在……我倒是不晓得他在京城还有至亲故旧。”
虞瑾的幕篱并未撩开。
她只轻笑:“瞿大人能在这京城的六部衙门里占有一席之地,必定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,您不必管我是谁,只说这个忙,您帮是不帮?”
瞿承安不仅是个聪明人,还是个圆滑的聪明人,自然知道,有些事,不知内情反而是好事。
他捏着手里信纸和印章,并未多做犹豫:“好。你随我来。”
赵青信里说了个大概,说要寻京城一座园子的交易记录和目前的地契。
户部员外郎,是从五品官,正好卡在不用上早朝的分界线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