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后,许尚书孝期期满,回京谋求起复。
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,何况他已离开三年之久。
他在京中辗转了近半年,才终于谋到了一个外放的实缺。
他背靠许氏,本人又有才干,外放期间做出了实绩,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,吏部考评年年上优。
又三年后,他走了番门路,成功回京,进了礼部,任礼部侍郎,彻底站稳了脚跟。
这一年,许远程七岁。
也在这一年,他因为聪颖早慧,被许氏嫡支看中,送入京城,拜许尚书为师。
他的寡母无依无靠,又不放心儿子,便顺理成章地和儿子一起进京,投奔许尚书这位同族的大伯兄。
也就是说,许尚书刚在京城站稳脚跟,就迫不及待将许远程母子接来了京城。
听白神医的口音,这位道貌岸然、续娶娇妻后连妾侍的房门都不进的许尚书,于美色上颇有些小爱好。
而守孝三年,想必他是不敢带什么妾室美婢回乡的。
如果许远程的寡母又恰好是位风韵独秀的大美人,那一切就讲得通了。
唔,看许远程的长相,他娘应该差不了。
如果,他有机会见一见他那位已经被圣上金口玉牙,许了贞洁牌坊的寡母,就更能确定了。
昨天毕竟是第一次去许府,他身边几乎全程都有许尚书父子三人及许远程陪伴,得到的消息反倒不如白神医多。
不过也不要紧,很快,白神医就会频繁出入许府。
他蹭着她的光,自然也会成为许府的座上宾。
唐知味放下卷宗,这才去看兵部的卷宗。
他马上要入职兵部,来这里了解一下兵部的人员来历,再正常不过。
没有人会怀疑,包括他那位被他盯上的顶头上司……
……
……
从吏部出来后,唐知味悠悠达达地往杏花胡同而去,用的借口是想在这里买个宅子。
杏花胡同——高官显贵、巨富行商安置外室的温柔乡。
与热闹繁华的铁帽子胡同不同,这里庭院深寂,几乎家家关门闭户,一眼看过去寥无人烟。
据说这里每一扇大门之后,都养着一个风华绝代的美人和她们见不得光的外室子。
当然,杏花胡同最富盛名的除了各色各样的美人,还有方便她们的恩主和她们自己随时逃避恩主岳家查检的地道。
据说,这里家家户户都有条直通城外、甚至是恩主家中的密道。
牙人热情领着唐知味往里走,喋喋不休,“大人稍微打听打听就知道了,杏花胡同的宅子可紧俏着!
不赶巧,等个几年都未必等到一座宅子空出来”。
毕竟那些个高官显贵养个外室,就算厌了倦了,难道还不会换个人?
还真的穷酸得卖了房子,从此不养了不成?
既不符合身份,还有被后来的屋主探知阴私的危险。
“您是凑巧了,才碰到了!
小的跟您说,若是想在杏花胡同里买宅子,就这独一份儿。
错过了这儿,再也寻不到第二家了”。
唐知味耐心听他吹嘘着宅子的好处,耐心地随着他在宅子里转了一圈,冷不丁开口,“这里是凶宅”。
牙人仿佛被卡住了脖子,灵活的舌头僵在了张大的嘴中。
他狠狠咽了口唾沫才说出了话,“大人不喜欢这宅子就罢了,可不能说胡话的”。
唐知味伸手去抹花墙雕花的缝隙,洁白的指尖顿时乌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