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章大女主文里的炮灰女配(三)
後院日子多磋磨,丈夫在乡试中也落了选。她又拿了好些嫁妆来抚慰婆婆和丈夫。
可嫁妆总有用光的一天。杨家绣坊也落入了大房手中,她又觉得是自己害死了母亲,更不敢回去面对父亲。
榨干了杨知意的钱,又开始榨干她的人。家里一应粗活都是她做,侍奉婆婆,照顾丈夫,安抚小妾,不过短短两年,她便人老珠黄,油尽灯枯了。
她看着自己的手,不到二十的年纪,手上布满了细小的伤痕,有一些是她砍柴时留下的,有一些是自己做绣品补贴家用针扎的,还有一些是她都想不起来的粗活遗留的。
她现在的绣品真应了尤宴初的那句,不过是依了天赋,若不沉下心,终究会被淹没。
後来逛街的时候,无意间看一抹手帕,素底赤绣,一抹赤壁残阳,借着针脚的流动成浪起风回。
帕角题了一句词:“江水冬流急,风烟万古愁。”
掌柜的见她盯得久了,笑着道,“这是苏州绣坊新出的,是青禾姑娘小时候绣的。”
人群中立刻响起了应和声,“是那个绣品和人都被毓绣阁选中的林青禾吗?”
掌柜含笑着点点头,“是的,就是她。”
一旁有人附和,“真厉害啊,才十七岁,就绣得这般好,真不知道会不会是下一个贵妃娘娘呢?”
*
杨知意听了几耳便走了。十七岁,她今年也才十九岁,便已嫁作人妇,操劳家务。
她的绣品针脚生硬,配色滞塞,不过是拿来应付婆婆的东西。她又低头看了眼自己手上的粗绣帕角,那上头绣着的,还是婆婆吩咐的“百子图”。
她蓦然笑了下,人已毁,心已死,终究没什麽好留恋了,此後不过半年,便郁郁而终。
这短暂的十几年,不过是一步错,步步错。
*
杨知意的心里还是很沉重,连带着几日都蔫蔫的,也不嚷着出去玩了,只是待在绣坊里,从早待到晚。
沈如宜一开始还很高兴,觉得女儿终于开窍了。可是看到女儿也只是呆坐着,不像是沉心学习的样子,眉宇间沉闷的样子,不由有些担心。
日头刚好掠过屋檐,暖光洒在小院的青石板上。
沈如宜走过花架的时候,放轻了脚步,进了廊下,就看见杨知意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蔫的,眼神飘在不知名的远方。
“意儿,娘给你做了点你爱吃的。”沈如宜轻声唤她,让婢女把漆盘端过来,又取了帕子替她拂去额前几缕乱发,“怎麽坐这吹风?不怕着凉吗?”
“你前阵子不还央着娘给你做桃花酥丶藕粉糯米糕吗?娘今儿得闲就都做了,”说着便拿帕子取了块桃花酥递到杨知意面前,“尝尝?”
杨知意接了过去,浅浅咬了几口。
沈如宜的心里有些发酸,这个孩子,天生活泼性子,如今忽然这样沉默寡言,叫她做个做娘的怎能不忧心?
她只得坐在她身边,手掌覆在她背上,一下一下轻轻顺着。
“意儿有什麽事,都可以跟娘讲,知道吗?”她柔声道,“不要自己憋在心里,容易憋坏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