霎时间,伏兵四起,将许楚骁部队团团围住。
“许楚骁!今日就是你的死期!”叛军将领大笑,“王爷有令,取你级者,赏千金,封万户侯!”
许楚骁却毫无惧色,反而微笑:“恐怕要让你失望了。”
突然,山谷外杀声震天,另一支北境军从叛军背后杀来——正是许楚骁预先安排的伏兵!
叛军措手不及,阵脚大乱。
许楚骁乘势反击,内外夹攻,大败叛军。
得胜回关后,将士们欢欣鼓舞,庆贺又一场胜利。
但许楚骁心中不安却愈强烈。
平西王接连受挫,必不会善罢甘休。
而朝中杨文卿虽被解职,但其势力仍在暗中活动。
更让他担忧的是,顾清风调查“幽冥司”已有初步进展。
这个神秘组织似乎与近年来的天灾人祸都有牵连,甚至可能渗透到了朝廷高层。
是夜,许楚骁独坐帐中,擦拭长剑。烛火摇曳,映照着他坚毅的面容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“幽冥司平西王杨文卿”他喃喃自语,“你们究竟有什么联系?最终目的又是什么?”
他有一种预感,眼前的战事只是表象,背后隐藏着更深的阴谋。
寒石关的烽烟尚未完全散去,青峪关内外又笼罩在一层诡异的宁静中。
平西王退兵三十里后便按兵不动,仿佛在等待着什么。
这种反常的平静,反而让许楚骁心中的不安愈强烈。
关墙之上,许楚骁远眺叛军大营。
连日大雪将天地染成素白,叛军营帐如黑点般散落雪原,安静得令人窒息。
“太安静了。”许楚骁喃喃自语,白气在寒风中迅消散。
顾清风立在一旁,眉宇间同样凝着忧色:“平西王连遭挫败,却不见恼怒躁进,反而沉稳下来,这不像是他的作风。背后定有高人指点,或是另有图谋。”
许楚骁目光微凝:“先生认为,平西王在等待什么?”
顾清风沉吟道:“或许在等朝廷内乱,或许在等蛮族再次南下,也或许”他声音压低,“在等将军您犯错误。”
许楚骁默然。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。
南北两线作战,朝廷支援有限,全军将士的性命都系于他一人之身。一步走错,满盘皆输。
“报!”传令兵匆匆赶来,打断了他的思绪,“京城来的钦差已到关下,称有太子密旨。”
许楚骁与顾清风对视一眼,皆看到对方眼中的疑惑。
这个时候,太子派钦差前来,所为何事?
“请钦差到议事厅。”许楚骁下令,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。
议事厅内,炭火噼啪作响。钦差大臣脱去沾满雪花的大氅,露出内里锦绣官服。
许楚骁认出这是太子少师赵文博,朝中有名的清流领袖,素以刚正不阿着称。
“许将军,太子殿下密旨。”赵文博取出一封火漆密信,神色严肃。
许楚骁接过密信,拆开细读,眉头渐渐蹙起。
信中,太子先是表彰他守关有功,继而话锋一转,提及朝中有人弹劾他“拥兵自重,怠慢战机”,最后委婉表示希望他能够“主动出击,以证忠诚”。
“赵大人,这是何意?”许楚骁抬头,目光锐利如刀。
赵文博叹气道:“将军有所不知。杨文卿虽已致仕,但其门生故旧仍在朝中活跃。
近日他们联名上奏,称将军手握重兵却畏战不出,恐有异心。
太子殿下虽不信此言,但众口铄金,不得不有所表示。”
许楚骁心中涌起一股寒意。
前线将士浴血奋战,朝中却有人背后捅刀。
更令他心寒的是,太子似乎也对他产生了疑虑。
“我军兵力不足,南北受敌,主动出击无异自取灭亡。太子殿下难道不明白?”许楚骁声音压抑着怒意。
赵文博摇头:“殿下自然明白。但朝堂之争,有时不在乎对错,只在乎形势。将军若不能有所行动,恐给小人可乘之机。”
一直沉默的顾清风忽然开口:“赵大人,恐怕不只是杨文卿余党在活动吧?近日是否还有其他人对将军难?”
赵文博略显惊讶,迟疑片刻才道:“确实还有几位御史联名上奏,称将军与平西王暗中往来,故意拖延战事”
“荒谬!”韩擎忍不住怒喝,“将军为守关身先士卒,屡屡亲冒矢石,怎会与叛军勾结?”
许楚骁抬手制止韩擎,目光冷静得可怕:“这些御史,背后是谁指使?”
赵文博欲言又止,最终低声道:“下官也不确定。但据说与宫内某些贵人有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