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秦军的‘水脉阵’!”曾在启灵院学过阵法的王凤惊呼,“这阵法能引洪水作屏障,还能聚灵气炼丹药!”
就在此时,洞外传来了马蹄声,新朝的“周礼修士营”追了过来。营主严尤骑着一匹“骨龙马”——那是用山海经中“骨蛇”的骨骼炼制的异兽,马鬃燃烧着绿火,手中挥舞着“周式灵矛”,矛尖刻着“王师”二字,灵气催动下泛着刺骨的寒气。“反贼休走!”严尤在洞外高喊,“陛下有旨,降者可按‘士’阶论处,顽抗者魂入饕餮鼎!”
王匡将法家剑插入潭水阵眼,玄甲巨灵的虚影猛地冲出洞口,与骨龙马撞在一起。绿火与金光碰撞,震得瀑布都断了流。王凤趁机组织修士在洞外布“荆棘阵”——这阵法虽不如秦法精妙,却能引山中灵气化作尖刺,新朝修士冲过来时,不少人被尖刺刺穿了法袍,灵气瞬间溃散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激战中,刘演突然现严尤的骨龙马怕水——每当玄甲巨灵引潭水攻击,骨龙马就会焦躁不安。他灵机一动,对王匡喊道:“引灵眼水浇它!”王匡立刻催动阵法,潭水化作数道水箭,直射骨龙马。马身上的绿火遇水便灭,骨骼出“咔嚓”的断裂声,严尤从马上摔下来,被玄甲巨灵的巨拳砸中,当场昏死过去。
此战之后,绿林军名声大震,附近的百姓和修士纷纷来投。他们在绿林山重建了“启灵院”,用玄水灵眼的灵气为凡童开窍,三个月就培养出了数百名修士。王匡还效仿卫鞅的“军功丹道”,规定斩杀新朝修士可换“淬体丹”,缴获灵田可归个人所有。消息传开,荆州各地的起义如星火燎原,成丹县的陈牧、江夏的羊牧都竖起了反旗,打的都是“复秦法,还灵田”的旗号。
而在长安的王莽,得知绿林军启用秦法阵法,气得将案上的《周礼》竹简摔得粉碎。他召来国师刘歆,厉声下令:“传旨荆州牧,调‘昆阳军’前往镇压,带上‘九虎将’和‘辟邪兽’——朕就不信,上古异兽还镇不住这些秦法余孽!”刘歆躬身领旨时,眼角的余光瞥见明堂角落的饕餮鼎又裂开了一道缝,鼎中隐约传来异兽的低吼,像是在催促着什么。
五、赤眉啸聚
就在绿林军在荆州崛起的同时,青州、徐州一带的灾荒已持续了两年。王莽按《周礼》推行的“荒政”——所谓“散利、薄征、缓刑”,在灵脉枯竭的土地上成了笑话:散利的灵米被官吏克扣,薄征的灵税反而加倍,缓刑的政令下,因私藏秦法残卷被处死的修士已堆成了山。在莒县(今山东莒县)的旷野上,数千名流民正围着一个巨大的“赤眉”——用朱砂染成的眉毛,据说能驱邪聚灵,领头的樊崇正用一根烧红的铁条,在一块石板上刻下“杀人者死,伤人者偿”的秦法条文。
“樊大哥,新朝的‘搜灵队’又来了!”一个少年跑过来,他的眉毛刚用朱砂染过,脸上还沾着灵田的泥土,“他们说要把咱们这些‘乱民’都抓去填‘灵脉井’,说这样能让公田的灵气恢复。”
樊崇扔掉铁条,从腰间拔出一把锈迹斑斑的“环刀”——这刀是他祖父在长平之战中缴获的魏军法器,刀柄上还刻着“军功”二字。“兄弟们,填灵脉井?那是王莽用活人精血祭灵脉的邪术!”他高喊道,“当年商君说‘刑赏分明’,咱们今天就用秦法办事:杀一个搜灵队修士,赏灵米三斗;夺一块公田,归自己种!”
人群中爆出震天的欢呼,数千名流民跟着樊崇往搜灵队的方向冲去。搜灵队的领队是个名叫廉丹的周礼修士,他骑着一匹“毕方兽”——山海经中“状如鹤,一足,赤文青质而白喙”的异兽,兽口能喷烈火。廉丹见流民冲来,冷笑一声:“一群凡夫俗子,也敢对抗天命?”他催动毕方兽,烈火如潮水般涌向人群。
樊崇早有准备,他让修士们将随身携带的“灵水袋”(装着雨水的皮囊)抛向烈火,同时用铁条在地上画秦法的“水纹阵”。水袋遇火炸开,水汽与阵法结合,竟形成一道水墙,将烈火挡在外面。毕方兽的烈火被阻,焦躁地原地打转,廉丹正想再催灵力,樊崇已带着人冲到近前,环刀劈向毕方兽的单足——那是异兽的弱点。
毕方兽惨叫一声,带着廉丹腾空而起,却被流民扔出的石块砸中翅膀,重重摔在地上。廉丹从兽背上滚下来,刚要祭出“周礼灵盾”,樊崇的环刀已砍在他的法袍上。法袍上的“卿级”纹路亮起金光,却被刀上的秦法煞气压制,金光瞬间黯淡。廉丹惊恐地看着樊崇染着朱砂的眉毛,喃喃道:“赤眉……赤眉是灾星……”
此战之后,樊崇的队伍被称为“赤眉军”,他们用朱砂染眉,以秦法为军纪,所到之处,百姓纷纷加入。赤眉军不按周礼等级分灵米,而是按“多劳多得”的规矩分配;他们不开设明堂,却在占领的城池里重建启灵院,让凡童免费开窍。青州的修士们还现,赤眉军的灵气运转方式与秦法“军功丹道”极为相似——斩杀的敌人越多,灵气增长越快,连最普通的士兵都能在一年内突破炼气期。
消息传到长安,王莽正在明堂中举行“灵祀大典”。他穿着绣满青鸟纹的礼服,正亲手将一个凡童推入“灵脉井”——井中早已堆满了尸骨,井口的灵气浑浊而血腥。听到赤眉军的消息,他手中的玉圭“啪”地一声断裂,圭尖的碎片落入井中,激起一阵黑色的水花。
“陛下,赤眉军已占莒县、东海,据说他们还找到了当年徐福东渡留下的‘聚灵阵’残图,能聚海上灵气炼丹药。”刘歆脸色惨白地禀报,“徐州牧上书,称当地修士大半投靠赤眉,周礼修士根本挡不住。”
王莽猛地转身,看向明堂深处的“九鼎”——那是他从洛阳搬来的周鼎,鼎身上刻着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”的铭文。他眼中闪过一丝疯狂:“传旨,动用‘昆仑镜’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昆仑镜是王莽从西域抢来的法器,据说是当年郑吉灵渠的“镇渠镜”,能映照天下灵脉。镜中此刻正显示着赤眉军的动向,樊崇等人在莒县的灵田上欢笑劳作,田埂上的秦法符文金光闪闪。王莽咬牙道:“用镜中灵气引‘蚀灵沙’,把青州、徐州的灵脉全毁了,朕得不到,他们也别想得到!”
刘歆大惊:“陛下不可!蚀灵沙一旦失控,中原灵脉恐将暴动,连长安都……”
“住口!”王莽指着昆仑镜,镜中赤眉军的身影越来越清晰,“秦法余孽,人人得而诛之!照朕的话做,否则你也去填灵脉井!”
刘歆不敢再劝,只得命修士启动昆仑镜。镜中射出一道黑气,直冲青州方向。莒县的灵田上,樊崇正带着修士们布“聚灵阵”,突然现阵中的灵气变得浑浊不堪,灵谷以肉眼可见的度枯萎。“是蚀灵沙!”曾在西域待过的老修士惊呼,“王莽要毁了咱们的灵脉!”
樊崇望着枯萎的灵谷,眼中燃起怒火:“兄弟们,跟我杀向长安!王莽不让咱们活,咱们就掀了他的明堂,砸了他的九鼎!”
赤眉军的号角在旷野上响起,数万人跟着樊崇向西进军,他们的赤眉在阳光下如火焰般燃烧,沿途的百姓和修士纷纷加入,队伍越走越壮大。而在长安的昆仑镜前,王莽看着镜中不断逼近的赤眉军,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——他早已在洛阳到长安的路上布下了“八门金锁阵”,阵眼就是昆阳,他要让赤眉军和绿林军在那里,被上古灵脉的力量彻底吞噬。
六、天下大乱
新朝地皇二年的深秋,天下已乱成一团。绿林军兵分三路:王匡、王凤率主力攻南阳,刘演、刘秀兄弟率偏师攻昆阳,一路势如破竹;赤眉军在樊崇的带领下横扫青州、徐州,直逼洛阳;而西域的郑吉旧部因灵渠被废,灵脉暴动,杀了新朝派驻的“西域校尉”,重新竖起了“汉律”的旗号。长安城的明堂中,王莽却仍在痴迷于他的“周礼大业”,他命人将全国的秦法刻石尽数凿毁,用《周礼》经文取而代之,连骊山皇陵的兵马俑阵都被他派人改造——陶俑的法家剑被换成了周礼的青铜耒耜,甲片上的“秦”字被改成了“新”。
“陛下,绿林军已破南阳,刘演在宛城称帝,国号‘汉’,还恢复了‘军功丹道’,不少新朝修士都叛过去了。”王舜气喘吁吁地入宫,他的礼服下摆沾满了尘土,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,“昆阳守将王邑派人告急,说刘秀那小子不知从哪学的阵法,竟能引昆阳的地脉灵气,守城的周礼修士快顶不住了。”
王莽正在给一尊新铸的“苍颉像”上香——这尊铜像是按《周礼》记载铸造的,据说能镇住天下的“文字妖邪”(指秦法小篆)。他放下香,冷笑道:“一群乌合之众,也敢称帝?传旨王邑,让他启动昆阳的‘灵脉井’,用里面的‘玄水煞气’淹了昆阳,再放出‘九子母鼎’中的异兽,我看刘秀还怎么蹦跶!”
九子母鼎是王莽从周王陵中挖出的法器,鼎中封印着《山海经》记载的“九婴”——一种九头蛇身的异兽,能喷水火,专噬灵气。王邑接到旨意时,正在昆阳城外的营帐中愁。刘秀在昆阳城内布下的“八门阵”极为诡异,阵眼似乎与地下的灵脉相连,新朝修士每次攻城,都会被阵中突然冒出的灵气弹开,不少人的法器都被震碎了。
“将军,真要放九婴?”副将严尤忧心忡忡,他见过九婴的威力,当年在荆州镇压绿林军时,这异兽一出手就毁掉了半座城,“昆阳是中原灵脉枢纽,若被九婴污染,恐怕……”
王邑拔出腰间的“周式剑”,剑身在火把下泛着寒光:“陛下有旨,违令者斩!”他亲自带着修士来到昆阳城外的“灵脉井”,井深百丈,井口用青铜盖封着,盖上面刻着“镇煞”二字。王邑命人掀开铜盖,一股腥臭的黑气立刻喷涌而出,黑气中隐约能听到九头异兽的嘶吼。
“以血为引,唤九婴出!”王邑划破手掌,将鲜血滴入井中。井水瞬间沸腾起来,九头蛇身的九婴从井中冲出,每颗头上都燃烧着不同颜色的火焰,蛇尾一甩就将城墙撞出一个缺口。昆阳城内的刘秀见状,立刻让修士们将早已准备好的“玄冰玉髓”——这是从赤眉军那里换来的东海灵材,能克水火——抛向九婴。玉髓遇火炸开,寒气瞬间冻结了九婴的三颗头颅,异兽出痛苦的嘶吼。
就在此时,城外传来震天的喊杀声,樊崇的赤眉军到了!原来赤眉军攻破洛阳后,得知绿林军在昆阳受阻,立刻率军前来支援。樊崇一马当先,环刀劈向九婴的蛇身,刀上的秦法煞气与异兽的灵气碰撞,竟在蛇身上留下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。
王邑见腹背受敌,忙下令启动“八门金锁阵”。昆阳四周的八座山突然亮起红光,形成一个巨大的阵法,将昆阳和城外的两军都困在其中。阵中灵气紊乱,绿林军和赤眉军的修士们纷纷感到灵力受阻,而九婴却在阵中愈狂暴,九头齐喷水火,不少士兵被烧成焦炭或冻成冰块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刘秀站在昆阳城头,望着阵中肆虐的九婴和混乱的战局,突然想起邓晨给他的幽冥战甲碎片。他将碎片按在城墙上的秦法刻痕上,碎片瞬间亮起,一道虚影从刻痕中冲出——那是白起的残魂,残魂手持法家剑,指向昆阳西北的一座山:“那里是阵眼,有上古灵脉!”
刘秀立刻召集十三名精锐修士,每人手持一块从灵田找到的秦法残片,趁着夜色从城墙的密道突围。他们穿过阵法的缝隙,直奔西北山而去,沿途的阵法煞气被残片上的秦法符文挡住,竟没遇到多少阻碍。在山顶的一块巨石下,他们果然现了一个巨大的阵眼——那是一个刻满奇门遁甲符文的石台,石台中央插着一根青铜柱,柱上刻着“周鼎镇脉”四字。
“就是这里!”刘秀将幽冥战甲碎片插入青铜柱的缝隙,碎片上的血誓纹路与石台上的符文瞬间共鸣。整座山开始剧烈震动,地底传来龙吟般的轰鸣,刘秀能感觉到一股磅礴的上古灵气正顺着石柱向上涌——那是被周礼阵法压制了数百年的秦法灵脉,此刻终于要破阵而出。
山脚下的王邑察觉到阵眼异动,忙带着修士赶来,却被赤眉军和绿林军缠住。樊崇的环刀与王邑的周式剑碰撞,秦法煞气与周礼灵气在空中炸开,形成一道巨大的光墙。而在山顶,刘秀的十三名修士正用鲜血激活石台上的符文,幽冥战甲碎片出越来越亮的光芒,青铜柱上的“周鼎镇脉”四字开始剥落,露出下面被掩盖的秦法“九环锁灵阵”刻痕。
“快了!”刘秀望着山下混乱的战局,又看向手中的碎片,碎片上白起的血誓仿佛在耳边回响,“秦若有难,吾魂必归……”
他深吸一口气,将全身灵力注入碎片。刹那间,整座山的灵气如火山般爆,石台上的符文冲天而起,在空中形成一个巨大的“法”字。九婴在阵中出凄厉的嘶吼,身体开始寸寸碎裂——上古灵脉的力量正在净化这头被邪术控制的异兽。王邑的八门金锁阵剧烈波动,阵眼的光芒越来越暗,他知道自己败了,却仍疯狂地挥舞着周式剑,吼道:“王莽陛下不会放过你们的!”
刘秀站在山顶,望着昆阳城外欢呼的义军,又看向长安的方向。他知道,这只是开始,王莽的新朝还没倒下,而那座充满周礼腐朽气息的明堂,终将被秦法的怒火和天下的义旗彻底焚毁。山风吹动他的衣角,手中的幽冥战甲碎片微微烫,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——一场将在昆阳彻底终结新朝的陨石之变,已在悄然酝酿。
喜欢金戈玄秦请大家收藏:dududu金戈玄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