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紫夜小说>清冷状元郎傅谨川 > 请君入瓮(第1页)

请君入瓮(第1页)

请君入瓮

京城最近有一怪象,街上走的人少了,几年不见得修缮的商铺,只要出门就能遇上木工在门窗上乒乒乓乓敲个不停。

这都要从金丽国即将派使者来商议说起,上半年两国边界时常有摩擦,甚至影响到两国的通商,金丽国大多数物资都是与安远贸易得来,夏末快要入秋,冬日还远吗?

倘若再不修缮与安远国的关系,金丽入冬的粮食便没了着落。

纸面上说着和平商议,可按照以往的经历,这次少不得要连吃带拿地游一遍京城,更何况周家被贬离京,剩下的花架子更奈何不了他们。

再不加固点门窗倒时被抢的是自个的货,掉的也是自个的脑袋,找谁说理去,当今天子可是引狼入室之人呐,命苦得哟。

在民间,这次商议大概率在金丽一行人烧杀抢掠中度过,最後换来短暂的安宁,可在沈逸看来,此次是冲着他的皇位来的。

只因,前些日子他险些遇刺,射来的剑上夹着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“心怀不轨”,他起初大发雷霆让人彻查夜袭之人,最後没有水花。

待他冷静过来後,又想明白了此人并非是想要谋杀他的刺客,相反是为了给他传递信息,那时他坐于案前批改奏折,若是那人真想要杀他,就不会射到他身後的书架上,这样的箭术人人都能当刺客了。

如此看来纸条上的信息更为真实,那麽心怀不轨之人究竟是谁,沈逸想了很多人,最後确定在金丽使者身上,送纸条的人想要警醒他,就不必给他打暗语,也就说明纸条所指之人定是最近频繁在沈逸眼前出现的人。

自金丽国来信以来,沈逸已是多日未曾合眼,朝中衆说风云,以王家为首的一派认为安远国近年来波动过多,不易再大兴战乱,而以谢家为首的另一派则认为金丽向来贪得无厌,屡次退让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。

上位三年不满的沈逸面对王谢两家元老重臣,偏向那一方都会失去平衡,当即退朝,不出意外这次也和往常一样,几箱奏折相继送来,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,这时一根暗射打破了平衡。

沈逸可以退让,但绝不让位。

皇位不保的危机感,让他连夜宣季随前来觐见,总算商量出了一个对策,不如将计就计。

皇上遇刺此等大事不消半个时辰便传到各个官员的耳中,当然也传到了公主府。

沈施与季随结盟之後,两人书信来往频繁,这等大事季随一回到季府抹布停蹄写完信送到公主府。

“王家这麽些年来真是卧薪尝胆,奈何到了如今却藏不住狼子野心了。”

遭到谢家接连打压的王家,在这次没有夹着尾巴做人,反倒是公然与谢家叫板,看来这一步在他们的计划中十分重要。

不过确实,周家离京,保护京城的最後一道防线都撤走了,此时不反更待何时。

“公主似乎并不讶异。”

“如今留在京城的世家只剩王谢两家,最初让周家离京本就是为此,如今王家要反也在预料之中。”

“只不过我未曾想到王家竟然和金丽国勾结在一起,甚至有些时日。”

但是细想来,早有踪迹,好说歹说中湖也是王家祖宅的所在地,中湖发大水王家竟然没有一点表示,还有王伺与金丽商人往来频繁,王家想要借助金丽国谋反,不给够利益如何谈拢,多半是这些年给金丽上贡了不少好东西,怪不得要暗地里兼并土地,原来是有一个无底洞的吞金兽,真是难为了王家。

燃烧过後的灰烬被突如起来的风吹散,朱颜还未来得及关上窗户,沈施就走到了窗边,道了一句,“东风来了。”

带着一抹鹅黄色的月亮在乌黑薄云中忽明忽暗,最後被完全吞噬,天上成片的乌云就像是一张密集的网笼罩在京城上空,等待时机到来时,将大鱼一网打尽。

金丽使者从郎溪进入,这次出其的安宁,没有发生一件烧杀抢夺之事,连躲在屋里的百姓都感到困惑,忍不出探出头来一探究竟。

原来是早有官员前来此地,还带了不少的吃食和珍玩,这不比从路上破铜烂铁都当作宝贝的村庄中收刮出来的好上百倍,自然无人想去烧杀抢夺。

来这一趟的使者们不乏有之前就出使过安远的,“这次的新皇帝不错。”

金丽的夸奖对于沈逸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,民间早就对他有所争议,现在更是将他视作昏君,然而他只能默默吃哑巴亏,等时机成熟再加倍讨回。

一路上有官员作伴,避免了胡人霍霍庄稼,就这样一行人进了京城,好戏才刚刚开场。

“陛下,乌赛王对此次出使极其重视,特派右相前来。”象胥将使者的话译成安远官话。

“朕亦甚重之。”说罢,沈逸挥挥手,站在一旁的侍女们上前将使者带到特定好的位置,随後宴会正式开始,载歌载舞,佳人作伴。

临到宴会快要结束都没有任何变故发生,右相上贡了一壶金酒,用银针试过无毒,只是酒烈,沈逸几近饮尽,眼神迷离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