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紫夜小说>破帷的意思 > 第189章 他们开始用沉默还击(第1页)

第189章 他们开始用沉默还击(第1页)

江淮的蝉鸣裹着暑气往人衣领里钻,像无数细针搔刮着皮肤。

阳光在青石板上蒸腾起一层晃动的雾,远处槐树影子被拉得瘦长,边缘微微颤动。

程知微的青衫后背洇出深色汗渍,湿黏地贴在脊梁上,热意顺着尾椎往上爬。

他仍站在县学外的银杏树下,望着门内整肃列坐的百姓——他们像被线串起的木偶,腰背绷得笔直,目光齐刷刷钉在高台上的县令身上。

“今岁春税减两成,秋粮预购价提半文。”县令的声音比平日高了三分,手指把竹简敲得哒哒响,震得案几上茶盏轻跳,“诸位可有疑问?”

风卷着干枯的槐叶扫过门槛,出沙沙的摩擦声,像谁在低语。

程知微听见自己喉结滚动的声音,干涩如砂纸相磨。

半月前他在岭南晒谷场见证百姓“诵账”,那时的愤怒是滚烫的岩浆;此刻的静默却像浸了冰水的铁,冷得人骨头缝疼,连指尖都泛着麻木的凉意。

百双眼睛望着县令,没有交头接耳,没有咳嗽擤鼻,连怀里的婴孩都抿着嘴,只拿胖手指抠着母亲的衣襟,指甲刮过粗布,出细微的窸窣。

有人悄悄将草茎折成“二”字,塞进邻人掌心——那是去年程先生教的记账法。

老农离场时,鞋尖在地上划了一道短横,像“一”,又像“止”。

“咳……”县令抹了把额角,竹简在案上滑出半寸,声音有些虚,“若无疑,便散了吧。”

没人动。

阳光透过棂窗在地上割出金棱,照见最前排老妇人鬓角的银簪——那是他去年在盐场教她算“十斤盐换两斗米”时,她笑着说要攒钱打给小孙女的。

此刻银簪在静默里泛着冷光,像根扎进空气的刺,寒意顺着视线蔓延。

半个时辰后,县令的官靴在青砖上碾出刺耳的声响:“散、散了!”百姓这才缓缓起身,鱼贯而出,鞋跟与地面碰撞的声音整齐得像军阵,踏得尘土微微扬起,带着干燥泥土的腥气。

程知微退到墙根,看着他们经过时袖口翻起的补丁——那是他教过的织户,是他在田埂教过算粮的老农,此刻连眼角的皱纹都绷成直线。

布料摩擦的沙沙声里,他闻到汗味、尘土味,还有某种难以言说的、压抑已久的焦灼气息。

次日清晨,程知微在茶肆听见跑堂的擦桌声比往日重了三分,木巾刮过桌面,像在宣泄什么。

“今日讲席题是《沉默值几文钱》。”说书人拍着醒木,惊堂木的脆响撞在静默的空气里,激起一圈无形的涟漪,“各位说,这哑巴钱该由谁付?”

茶盏碰在桌沿的轻响此起彼伏,却没一个人应声。

程知微摸着腰间的盐囊,粗粝的盐粒硌着掌心,突然想起岭南晒谷场那个问“十年后呢”的小阿梨——原来“有教无类”不是教会他们算粮,是教会他们把该问的话,用最钝的方式,扎进所有人的喉咙。

孙奉指尖拂过那份墨迹未干的密报,忽见一角焦痕——像是谁不慎将烛火燎到了纸边。

那痕迹蜿蜒向上,竟如一只残翅的蝶。

它飞越千山,落入南荒深夜的井台。

柳明漪蹲在传声井边,指尖抚过井壁新刻的“无答日”三字。

雨尚未落,风已带着灰烬的气息。

“为何官仓满而民饥?”老周头的声音从井边传来,他把写着问题的纸卷塞进陶瓮,瓮口的红绳晃了晃,“没人答,就当给地底下的老伙计们听。”

“为何女子不能立碑?”阿梨的妹妹踮着脚,把纸条往井里投,纸角擦过井壁,留下道浅淡的痕,像一道未愈的伤。

柳明漪望着井里越堆越高的纸卷,忽觉鼻尖酸,喉间涌上一股温热潮意。

自第一张纸投入井中,已过去七昼夜。

焚纸成灰时,她特意盯着那些字迹化成黑蝶——有的歪歪扭扭像孩童的涂鸦,有的力透纸背似老秀才的笔锋,最后都混进新泥,被匠人拍进砖模。

“这砖要砌在学堂墙根。”老匠头吐口唾沫在泥里,又撒进一把灰——没人说那是什么灰,就像没人问学堂地基为何总渗出墨色水痕。

“往后孩子们读书时,脚底下踩着的,都是咱们问过的话。”

京城的宫道上,孙奉的皂靴踩过青石板缝里的苔痕,湿滑的绿意在他脚下碎裂,散出微腥的气息。

他望着讲席稽查司的案几上堆成山的奏报,嘴角忍不住抽了抽——每份文书都写着“讲席频次如常”,可“有效问答”那一栏,要么画着圆圈,要么空着,倒像是有人故意拿墨点戳出来的麻子。

“聚众无言,当以妖言罪论处!”司官拍着桌子,惊得茶盏里的浮沤乱颤,水珠溅在纸上,晕开一团模糊的墨。

“《礼》曰‘默而成之,不言而信’。难道圣人也犯禁?”裴怀礼的声音从门口传来,他扶着门框,朝服上的仙鹤纹被风掀起一角,玉牌轻撞栏杆,出清越的响。

司官的脸涨成猪肝色,孙奉却瞥见廊下站着的沈砚之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辅的玄色大氅在风里翻卷,目光落在裴怀礼腰间的玉牌上——那是先帝亲赐的“直谏”玉,此刻在日头下泛着冷光,像一块沉入深水的铁。

“传乐师。”沈砚之突然开口,声音轻得像片落在瓦当上的雪,几乎被风吹散,“记各地乡音。语缓了几分?尾音沉了几寸?”

孙奉缩了缩脖子。

他跟着沈砚之当差三年,头回见这位说一不二的辅,像攥着把没开刃的刀——明明想斩开乱麻,偏生连麻丝的方向都摸不准。

沈砚之指尖的墨滴坠下,溅成黑雾,恍若某处窑炉中正升腾的纸灰。

那灰随风飘远,混入黄泥,被匠人揉进砖坯——

南荒的溪水漫过林昭然的脚面,凉意顺着脚踝攀爬。

她倚着老槐,看着程知微的信在火盆里蜷成灰蝶,火星噼啪作响,余温舔着她的脸。

信末那句“百姓学会了用沉默问”,被火苗舔得滋滋响。

病体未愈的她咳了两声,每一次呼吸都像砂纸磨过喉咙,旧伤在腰腹抽痛,但她仍撑着石案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