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3章出使(六)羌国王畿,像一块冷掉的烤……
一束暖光透窗照进来,洒在五六颗金澄澄的橘子上。
骆耀庭弯起骨节分明的长手指,随意拈起一只,慢慢掰着果皮。不时有雾状液体,喷洒在阳光里。室内,清新一片。
“大公子,懿王殿下新赏下来的那几篓螃蟹,交给小厨房了。”
贴身小厮见骆耀庭心情不错,又躬身多说几句。
“听闻这螃蟹,殿下只赏了萧大人和大公子,即便是户部尚书严大人那里,也只分得了橘子。殿下这是器重大公子。大公子为殿下忙前忙後,这才多久时间,五六个府城的税收就全齐了。这事交给哪个,能办得如大公子这般齐整?户部右侍郎的位置,想来很快便是大公子您的!”
“这些话,少在外人身边提。”或许是说到舒心处,骆耀庭将手中半块橘子直接赏了那小厮,“少夫人喜欢吃蟹黄,多留些团脐的。”
小厮应“是”,双手恭敬捧过去,又说,“少夫人看中那株百年辛夷树,都打点好了,不日就从苗疆往京中运。”
都道“远树进院,家财散半”,从苗疆运一株百年老树过来,一路多少银子搭进去。还不一定能活。活脱脱败家之举。
骆家老仆们想劝,骆耀庭执意如此,谁还敢劝。
当初也有人劝骆耀庭不要舍弃骆家几世攒下的家业。是骆耀庭选择孤注一掷,为让骆家重入懿王麾下,豪掷白银万两。如今的骆耀庭,官场如鱼得水,踌躇满志,便很好地打了那些人的脸,越发没人敢提半句忤逆骆耀庭的话了。
替朝廷去收税,守着这样大的钱袋子,区区一棵辛夷树而已,家中爱妻想日日看到,怎麽就不能运往京中新宅?
“我不在的这些时,西境那边,可有什麽消息?”
“尚不曾有消息。若有消息,想来只会是好消息。”那小厮腰躬得更深,“还是大公子有远见。老爷珍藏的那副祖传铠甲,够换那孟知彰十条命。希望羌过新任护国大将军能识货。”
骆耀庭冷笑一声,懒懒靠进椅背,手中半块橘子一把捏碎,橙色汁水顺着他修长的手指缝滴滴哒哒落了满地。
中了状元又如何,到底眼见短浅,以为替国出使风光无两,自此便可以平步青云?做梦。
等在前面的,不过死路一条。
“到底相识一场。你得空烧些纸钱。”骆耀庭将碎掉的橘子仍在脚下,掏出一块雪白巾帕,仔细擦着手指,“替我送一送孟知彰,和他那个小夫郎。”
*
羌国王畿,像一块冷掉的烤羊腿。
空有繁华空壳,全然没了往昔的热闹和生机。
守卫甚重,城墙城门上重兵把守,严阵以待。不时还有巡逻骑兵,面相凶煞,一个个活像地狱门神。
“你们新王刚登基,不说歌舞欢庆,怎麽到处怨气沉沉?”张力紧了紧缰绳,大咧咧问到那羌兵副官脸上,“不知道的,还以为你们举国办丧事。”
那副官勉强笑笑:“前面便是各位大人下榻之处。”又说,“稍後我们护国大将军会在教练场,恭候使臣大人和这位将军。”
孟知彰看一眼张力,二人心知肚明,这是匡雷要单独见他二人。
“好。劳烦带路。”孟知彰应下来,同张力道,“将军,使团衆人看安排谁带队较好?”
“大人,将军,尽管去赴宴,剩下的交给属下便是。”
人群中站出一人,此前长公主麾下效力,如今返京在兵部任职的萧潜。
张力牙缝中慢慢呼出半口气,还是点了头。使团目前有京中来使和也有军中部将,两边都熟悉者,只有这萧潜。
孟知彰和张力各带了一随身小童,便同那副官往校场去了。
校场在京畿东郊,黄沙漫天,飘着些狼毫熊皮缝制的旗帜。
匡雷身量中等,黝黑健壮,两撇弯胡子,说不出的圆滑与狠厉。
“听闻你们汉人每逢庆典,会有拦门酒等仪式。巧了,我们也有。”匡雷向旁示意,“不过我们的是拦门箭。”
作为使节大臣,孟知彰向前拱手:“大将军,我等奉命前来同贵国商议休战议和之事。”
“你就是使团头目孟知彰吧。别急。”匡雷指指远处的靶子,“我匡雷平生从不与囊货议事。三局两胜,射箭胜出者,方能坐上我们羌国的谈判席!”
“匡雷,你别太过分!”张力怒发冲冠,红涨着脖子。
“这便生气了?张将军是担心自己老眼昏花射不中靶子,还是这休战议和之事,原本只是个幌子,走个过场而已?”
虽预料到此行之多艰,但这匡雷诚心为难的嘴脸,着实让人生厌。不过君命在身,成与不成,不能让对方在自己上找借口。
“好。三局两胜,便三局两胜。”孟知彰给张力递个眼神,应了匡雷的拦门箭。
匡雷用手中弯刀,抹了把那撇小胡子,随後指指远方:“每人三支箭,正中靶心方算得分。”
张力擡眼往远处两个靶子上看了看,摇摇头:“这有何难!别说站定射箭,即便是在狂奔的马背上,老夫照样能挽弓射雕。而且次次射中的,都是鹰眼。”
说着,张力几步上前,便要去架子上取弓。
“话还没说完,忙什麽!”匡雷拦了一步,招手让人上难度,“这拦门箭还有一个名字,叫悬枣射箭。靶子正前方悬一空心圆枣,射中圆枣中空者,也视为射中靶心。”
“就这?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