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三章寒夜蝶影
芳林殿的暖阁里,炭火烧得并不旺,武绮思裹着厚厚的锦被,仍觉得寒意从骨头缝里往外渗。自皇帝不再踏足此地,连内务府送来的炭火都掺了一半的煤渣,烧起来呛得人睁不开眼。
“娘娘,喝口参汤吧。”青禾端着汤碗进来,看着她日渐消瘦的脸,眼圈红红的。这碗参汤,还是徐丽雅悄悄让人送来的,说是补补元气。
武绮思接过汤碗,却没什麽胃口。失宠的日子像一碗温吞水,寡淡得让人绝望。满宫里,如今还肯踏足芳林殿的,只有徐丽雅和和婕妤。和婕妤看得通透,日日来陪她说说话,送来些自己份例里的点心,倒比许多姐妹真心。
“敦婕妤说,陛下昨日在披香殿留宿了。”青禾低声道,语气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。
武绮思舀汤的手顿了顿,随即又恢复如常:“知道了。”她以为自己早已不在乎,可听到这消息时,心还是像被针扎了一下。徐丽雅说得对,她对皇帝,终究是做不到无情。
正沉默着,殿外忽然传来太监的通传:“太後娘娘驾到——”
武绮思猛地擡头,以为自己听错了。太後自病愈後便深居慈宁宫,极少踏足各宫,怎麽会突然来看她?
她连忙起身迎出去,太後已在廊下站定,身上披着件玄狐披风,脸色虽依旧苍白,眼神却清明。“免礼吧,哀家就是来看看你。”
进了暖阁,太後看着那盆烧得半死不活的炭火,眉头微微一皱:“内务府就是这麽伺候主子的?”
青禾刚想回话,却被武绮思用眼色拦住。她知道,在这深宫里,抱怨是最无用的东西。
“劳太後挂心,臣妾无碍。”武绮思扶着太後坐下,“只是近来懒怠,不想动烟火罢了。”
太後握着她的手,指尖冰凉:“傻孩子,哀家知道你委屈。可这後宫的路,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。哀家当年,比你难过得多。”她顿了顿,从袖中取出一支暖玉簪,“这是哀家当年刚入宫时戴的,送你吧。玉能养心,也能提醒你,再冷的日子,也要撑下去。”
武绮思接过玉簪,触手温润,眼眶瞬间红了。在这人人避之不及的时刻,太後的到来,竟比那碗参汤更能暖人心。
送走太後,武绮思摩挲着那支玉簪,心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。或许,她真的不该就这麽消沉下去。
入夜後,寒风卷着雪籽打在窗上,发出沙沙的声响。武绮思辗转难眠,忽然听到院外传来断断续续的笛声,吹的竟是那首《长相思》,那是她刚入宫时,皇帝教她唱过的曲子。
她披衣起身,循着笛声走到院门口,月光下,只见顺婕妤披着件素色斗篷,站在梅树下,手里握着支玉笛,笛声呜咽,像在诉说着无尽的心事。
“姐姐怎麽来了?”武绮思轻声问道。
顺婕妤转过身,脸上带着一丝病後的苍白:“睡不着,过来看看你。”她放下笛子,咳嗽了几声,“这曲子,还是当年陛下教你的吧?”
武绮思点头,心中五味杂陈。
“世事真是难料。”顺婕妤望着天上的残月,“当年你何等风光,谁能想到……”她话未说完,却已道尽了其中的唏嘘。
“姐姐也别太伤感。”武绮思扶着她的胳膊,“你的身子刚好些。”
顺婕妤笑了笑:“我这身子,早就这样了。倒是你,不能就这麽垮下去。你还有孩子,还有家族……”
两人站在雪地里,说了许多掏心窝子的话。寒风虽冷,却吹散了些许心头的阴霾。原来在这深宫里,还有人懂她的苦。
几日後,徐丽雅特意来接武绮思,说要带她去个地方。马车七拐八绕,最终停在了冷宫门口。斑驳的朱漆大门上,锁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,门内传来隐约的哭喊声,听得人头皮发麻。
“这里面,住着先帝的妃嫔。”徐丽雅指着那扇门,声音低沉,“那个疯了的,当年是宠冠六宫的宸妃,只因儿子夭折,就被打入了这里。还有那个日日哭的,是因得罪了太後,被废了位份,囚禁了三十年。”
武绮思站在门口,听着里面凄厉的哭喊,浑身发冷。
“你看,”徐丽雅转头看着她,“这宫里,失宠失子的下场,就是这样。你若不振作,将来这里,或许就有你的位置。你的家族,你的孩子,都要跟着你一起陪葬。”
这话像一盆冰水,浇得武绮思彻底清醒。她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委屈里,却忘了这深宫最残酷的法则:弱肉强食。为了自己,为了孩子,为了远在宫外的家族,她必须站起来!
从冷宫回来,武绮思像是变了个人。她不再整日卧床,开始按时吃饭,甚至会在廊下散步。只是那份沉寂的眼神里,多了些什麽。
这日,她去给太後请安,刚走到长街,就被人撞了一下。擡头一看,竟是宁婕妤。宁婕妤自被夺了三皇子的抚养权,整日失魂落魄,眼下乌青得像熊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