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紫夜小说>今天小狐狸吃鱼了吗? > 玉盘珍馐君臣同席(第2页)

玉盘珍馐君臣同席(第2页)

见凌延与何知洲并肩而来,衆人齐齐躬身行礼,高呼“陛下万岁”。凌延微微擡手示意平身,目光扫过阶下,只见周尚书丶徐尚书丶英国公等人都站在前列,神色间带着真切的笑意。

凌延的声音清朗,带着帝王的威仪,却又比平日里温和几分:“诸位免礼,今日设此宴席,不为奢华,只为纪念滁州河谷的功绩,也为感谢在场诸位,以及那些未能到场的民夫百姓。”

他说着,侧过身,目光落在何知洲身上说:“何先生,请到这边来。”

何知洲上前一步,与凌延并肩而立。

晨光从殿门涌入,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,龙袍的明黄与锦袍的月白交相辉映,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。

阶下的英国公看得微微一怔,想起当年党争时,这两人一个在朝堂据理力争,一个在河谷实地勘察,隔着千里却心意相通,如今并肩站在这里,倒像是一幅早就该完成的画,终于填上了最後一笔。

“传旨,宣此次治水的大功臣上殿。”凌延朗声道。

很快,十几个穿着素色衣裳的身影从殿外走进来。

为首的是老河工,他手里拄着根枣木拐杖,拐杖头被摩挲得光滑发亮,身後跟着里正和几个石匠,还有个梳着总角的孩童,正是里正的孙子,手里紧紧攥着那个装鹅卵石的布包。

他们初见这般金碧辉煌的殿宇,脚步有些迟疑,眼神里却满是好奇与激动。

“草民参见陛下!”老河工颤巍巍地跪下,声音里带着哽咽。

他一辈子在河谷打交道,见过最凶的洪水,也见过最苦的日子,却从未真切的亲眼看看他守住的盛世繁华。

凌延连忙擡手:“老人家快起来,不必多礼。”

他亲自走下台阶,扶起老河工,目光落在他满是老茧的手上,那双手曾垒起无数堤坝,也曾握住最滚烫的夯土。

“您是功臣,该受朕一礼才是。”

老河工眼眶发红,说不出话来。里正的孙子却仰着小脸,把布包递过来:“陛下,这是河谷的石头,爷爷说,它能挡水呢。”

凌延笑着接过来,打开一看,里面是几块圆润的鹅卵石,上面还带着河谷的湿气。他郑重地交给德全吩咐到:“好好收着,放在御书房的案头。”

此时,徐尚书走上前来,高声唱喏:“吉时到,开席——”

话音刚落,殿外忽然响起一阵鼓声,咚咚咚的声响震得檐角的铜铃都在轻颤。

紧接着,乐师们奏响了礼乐,编钟的清越混着古琴的悠扬,顺着风飘出很远,连宫墙外的百姓都能听见。

周尚书指挥着宫人开始上菜,青瓷碗里盛着炖得酥烂的肘子,白瓷盘里摆着油光锃亮的烤鸭,还有河谷特産的莲藕做成的蜜饯,一碟碟端上来,香气在殿中弥漫开来。

英国公提着酒坛走上前,德全连忙递上酒壶,他亲自斟满,先敬了凌延一杯,又转向何知洲,举杯道:“何先生,老臣敬你!若非你在河谷力排衆议,这渠坝未必能成。”

何知洲举杯回敬:“英国公过誉了,若非朝廷支持,百姓出力,我一人又能做什麽?”两人相视一笑,仰头饮尽,酒液入喉,带着醇厚的甘甜,倒像是把河谷的风雨都酿成了蜜。

周尚书也端着酒杯走过来,他不善饮酒,却还是喝了半杯,红着脸道:“何先生,去年拨款时,臣还有些犹豫,如今看来,那银钱花得值!”

何知洲笑着摇头:“周大人精打细算,才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,该敬您才是。”

凌延坐在主位上,看着眼前这一幕,嘴角的笑意愈发温柔。他端起酒杯,目光扫过殿内衆人,有白发苍苍的老臣,有英气勃勃的武将,有朴实无华的百姓,还有身边眼含笑意的何知洲。

编钟的声音还在继续,窗外的阳光愈发灿烂,照得每个人脸上都暖洋洋的。

凌延放下酒杯,握住何知洲的手,在他耳边轻声道:“何先生,朕还是心悦你。”

何知洲转头看他,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凌延的侧脸,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光线下流转,却不及他眼底的暖意明亮。

他轻轻点头,指尖与凌延的指尖相触,仿佛能感受到彼此掌心的温度。

宴席才刚刚开始,殿外的玉兰花还在散发着清香,远处的钟鼓楼传来悠扬的钟声,一下又一下……。

“咚咚咚…咚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